知識淬煉:懶人包實作工作坊心得 郭良基醫師
其實我沒想過自己也可以製作懶人包,一直以來,我以為懶人包是鄉民的專利,雖然叫做懶人包,但是製作之前的收集、整理資料,與實際製作時的資料取捨、精煉,我想才是最花費時間與精力的○
對平常只是懶人包使用者的我,有機會可以知道懶人包從發想到製作的完整過程,當然是不能放過,於是立刻報名。課前,依慣例,講師準備了兩份課前作業。而這兩份課前作業,恰恰就是課程當日製作懶人包的材料,所以認真的做作業是非常必要的,因為在實作的時候,準備完善的作業可以讓實作的過程更輕鬆而且更容易上手。
在課程正式開始前,講師要求我們向別人尋求一些答案,雖然只是小小的破冰動作;但是也讓我驚訝於答案的趨同與歧異。例如:大多數人覺得製作最困難之處,是如何精煉資料;而每個人想做懶人包的目的都不盡相同。
課程一開始,講師從製作懶人包的目的開始講,其實我是完全不知道這些東西的。雖然我會天天刷臉書,也會幫別人按讚、分享,但我並不知道,一個小小的懶人包能夠有這麼多的功能,也讓我對這一整天的課程有了更高的興趣。
在懶人包的社群目標中,我領悟到,懶人包除了可以分享知識,還是打造個人品牌的好工具。對每天被資訊洪流不斷轟炸的現代人而言,懶人包不只可以迅速提供知識(當然,有對有錯、良莠不齊);還可能引領趨勢,帶動潮流。如果善加利用,更能夠成為提供知識的一塊入門磚。譬如,如果作者除了製作懶人包,還有更深入的文章供讀者瀏覽、閱讀;或者是作者本身就有相關的著作等,讀者就可以由此進入更深度的知識學習。其塑造個人品牌的威力將會倍增。如此看來,懶人包真的有無窮的潛力!
接著講師要求我們自行盤點現有的資源,看看有多少可能的題目。透過學員的分享,我清楚的了解到,原來只要仔細去想,去發掘,人人都有許許多多的題材(心得)可以分享,也可以使用懶人包的形式製作出來。這是我從來沒想過的,但是,透過其他人的分享,讓我對於題材的選擇,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。
其實,我並沒有想過,做懶人包是要給誰看;但是講師很犀利的指出,如果目標不明確,就做不出好的懶人包。因此講師針對如何找到個人心目中的TA(受眾),提供了十分有用且實際的評估工具;可惜的是,我個人還無法應用的很好,希望藉由更多的練習與實踐,能夠對這個工具更上手。
個人覺得,本次課程收穫最多的,應該就是如何精煉資料了,而這也是我來上課主要想學的。講師毫不藏私的跟大家分享相關的知識,我也藉由課堂實作與課後的練習中,對資料精煉有了進一步的理解與掌握。其實,上課的內容十分豐富,不是一篇心得文能夠說盡,講師本身豐富的經驗,讓課程上起來如行雲流水,每一個重點都值得細細品味咀嚼。在交完課後作業之後,我已經開始發想我的第二個懶人包,期待自己之後會有持續的產出。謝謝講師與助教們!